首页-理论知识 >心理学工作伦理与督导课程笔记之03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

心理学工作伦理与督导课程笔记之03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

发布于:2022-05-05作者:起源心理阅读:2331

欢迎访问抚顺市起源心理咨询室

我室咨询电话/微信189-4030-0372

如果有需要不要犹豫,可以随时联系我

课程:中国大学慕课·心理学工作伦理与督导,西南交通大学,田瑞琪副教授

整理:抚顺市望花区起源心理咨询室 李海涛

心理学工作伦理与督导笔记

课程章节介绍:

00:导学

01:心理学工作伦理与督导概论

02:价值观与伦理决策

03: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

04:专业胜任力的伦理

05:隐私权与保密的伦理

06:知情同意的伦理

07:多重关系和边界的伦理

08:心理测量与评估的伦理

09:研究与发表的伦理

10:教学培训与督导中的伦理

11:网络心理咨询的伦理

12:与青少年儿童工作的伦理

13、危机干预伦理

14、主要督导模式

15、主要督导模式Ⅱ

16、督导工作同盟

17、 督导评价

18、 团体督导

3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


3.1伦理守则总则

3.11、历史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004 开始酝酿

2005 开始着手准备

2006 成立了三个不同性质筹备工作小组,开始创建《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现更名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

 

3.111、注册系统:2001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一版

制定者:由北京大学的师生查阅了当时全球几十个临床心理学伦理守则综合而来。

主要依据:美国咨询心理学会ACA的伦理守则,有5条总则和7部分细则。

 

3.112、2018 第二版伦理守则

制定的起因:第一版伦理守则使用11年,总结出更加适合在中国国情下进行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

制定方式和时间:注册系统在广泛征求了相关意见后,于2018年7月,发表和启用了伦理手册的第二版。

 

第二版连接:https://www.qy1879.com/post/121.html

 

3.113、两版本伦理守则相比较:

相同点:在总则上,五点总则没有大的修改,只在措词和细节上进行了一些删减。

不同点:原先七部分细则扩充增加到了现在的十部分细则。

其中“知情同意”扩充成为一个新的板块

“职业责任”扩充修改为专业胜任力和专业责任”

新增“远程专业服务”和“媒体沟通与合作”

 

3.114、伦理守则学习重要性

伦理守则的总则是我们在进行临床心理工作时最根本的依据。所有的细则都是从总则衍生出来,是总则对于我们心理咨询师的行为规范,以及我们在处理不同情景临床心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总则共五条: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

 

3.2善行

3.21、注册系统伦理守则总则:善行

善行:心理师的工作目的是使寻求专业服务者从其提供的专业服务中获益,心理师应保障寻求专业服务者的权利,努力使其得到适当的服务并避免伤害。

 

我们要时刻反省:我所做的心理咨询干预会不会伤害到来访者。

产生的结果:我们所做的心理咨询就会伤害我们的来访者。

 

3.211、伤害来访者的情况

1)我们缺乏专业培训、缺乏临床心理咨询经验。

2)我们对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自恋没有足够的察觉。

3)对我们的行为后果影响缺乏判断。

 

体现善行的反面例子:

例一:咨询师小A对其女来访者G进行所谓的“触摸”疗法谎称“满贯”疗法,因G对于亲密关系感到恐惧,有其害怕身体接触。G强行终止与A的咨询,后才意识到A以治疗为名对自己照成了伤害。

 

对来访者性侵犯是作为咨询师最大的“恶”,是对“善行”原则的违背。

 

例二:咨询师B只顾个人利益,无视来访者M利益受到损害,把M的案例作为宣传。

 

M在拍摄结束后结束了与B的咨询,怀疑B对自己的帮助仅仅出于经济利益,之后又出现了咨询前的症状

 

体现善行的正面例子:

 

例一:咨询师C践行了“善行”原则,让来访者L感受到不被利用。

案例较长,请看课程。

 

3.3、责任

3.31、注册系统伦理守则总则:责任

责任:心理师在工作中应保持其服务的专业水准,认清自己专业的、伦理的及法律的责任,维护专业信誉,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3.32、专业责任的定义

3.321、专业责任(牛格正,1991;王智弘,1999,2005):心理学工作者有充实自我,具备充分专业条件的责任。《助人专业伦理》

1)心理学工作者应有良好的人格特质,维持个人的身心健康如果面临个人有身心健康的议题时,应自我调适与向外求助,以使自己保持在良好的身心状态。

2)心理学工作者应接受良好之前训练,具备合格资格与能力并接受持续的在职进修,以便更新专业知识,保持最佳专业服务能力。

3)心理学工作者应经历充分受训个人经验:包括作为来访者的经验、实习经验和被督导的经验。

4)心理学工作者应接受专业伦理的教育,才能为当事人提供完整与恰当的专业服务。

 

3.322、伦理责任(牛格正,1991;王智弘,1999,2005):心理学工作者有表现恰当行为与专业知识,以提供当事人合乎专业与合乎伦理服务的责任《助人专业伦理》

1)心理学工作者应提供合格的专业服务,具备专业资格,且提供经专业训练的服务内容。

2)心理学工作者应维护当事人的基本权益:包括自主权、受益权、免受伤害权、公平待遇权和要求忠诚权。

3)心理学工作者应致力于增进整体专业的公共信任。整体助人专业公共信任是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心理学工作者应加以维护,不允许任何一位专业同行因违背伦理而加以破坏。

 

3.323、法律责任(牛格正,1991;王智弘,1999,2005):心理学工作者有遵从法律相关规范,保护并避免伤害当事人或其他民众的责任。《助人专业伦理》

1)心理学工作者有保护当事人隐私权的责任。

2)心理学工作者有维护当事人沟通特权的责任。

3)心理学工作者有预警与举发以免当事人或其他人受害的责任。

4)心理学工作者有避免个人在实务上发生处理不当或渎[dú]职行为的责任。

 

正面案例:

案例一:心理咨询师A是一个有着20年咨询经验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他主要做成年人的心理咨询,因为他在业界有着良好的口碑,不少人都慕名而来,要求他给他们的孩子做咨询,不过A都一一拒绝了。

因为A并未接受儿童、青少年咨询的系统培训,即使A是一个具有胜任力的咨询师,但他不具备对儿童、青少年咨询的胜任力,所以咨询师A明白自己的胜任力范围,本着对潜在来访者负责的精神,将这些找他做儿童青少年咨询的潜在来访者转介给具备儿童、青少年咨询胜任力的咨询师。


案例二:咨询师B得知来访者小C曾受到小C前任咨询师D的性骚扰。咨询师B不考虑自己与咨询师D的朋友关系,而把来访者小C的权力放在首位。来访者小C拒绝公开指认咨询师D对自己的性骚扰。

咨询师B考虑到咨询师D会对来访者小C进行性骚扰,那么也可能会对其他女来访者进行性骚扰,因此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举报咨询师D。咨询师B向心理咨询机构主任实名举报咨询师D。经过一系列调查取证之后,该咨询机构将咨询师D予以除名,并将处罚结果通报了其他心理咨询机构,以保护其他来访者不受咨询师D的伤害。

 

反面案例:

目前,十多万心理咨询师中,很多人仅仅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认证,没有后续专业和伦理学习,就开始做心理咨询,而且以专家自居,进行心理治疗,还有很多追随者。

 

案例一:辽宁省沈阳市 2017年“死亡体验”心理课程


心理咨询师点燃蜡烛。参与者要经历写遗言、写墓志铭、喝孟婆汤、死亡、亲友致悼词、仿声火化、唤醒、苏醒重生、交流体会等步骤,以达到“治疗”目的。

虽然含有《生命教育》中的某些有效成分,比如通过墓志铭来反思生的意义,但整个过程却是设计者根据零星学来的心理学知识编凑而来。

 

案例二伯特·海灵格(德国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

在中国有众多追随者的“家庭系统排列”,其创始人海灵格是牧师出身,44岁的时候才开始研究心理学,在此之前他并没有任何心理学的教育背景。

在德国,心理咨询师的门槛并不低。要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必须要花五到六年的时间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再加上一年的实习,才可能拿到从业资格证,成为行业里的新手。海灵格自身并不具备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胜任力。

 

3.4、诚信

3.41、注册系统伦理守则总则:诚信

诚信:心理师在工作中应做到诚实守信,在临床实践、研究及发表、教学工作及宣传推广中保持真实性。

 

心理学家卡尔·兰塞姆·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就是运用自身与来访者进行工作,真诚与诚信是咨访双方建立关系的基石和促进咨询起效果的保障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只要做到真诚一致,就会有治疗效果。

 

3.4121、心理学工作者诚信体现

1)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时

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不能为了让数据变得更“漂亮”、更显著,而任意篡改数据,也不能不注明引用出处时就剽窃他人的文字和研究成果。

2)在进行心理学教学时

教学要基于循证研究,要对教授的内容深入理解和研究,一定要保证每一个知识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不是把那些主观臆断、道听途说来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3)在进行宣传推广时

不能为了博取眼球,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自己项目而虚夸培训人员或者培训机构的实力,比如在学历、受训背景、咨询时长等方面作假,夸大咨询效果。

 

咨询师带着面具进行咨询有时是接受的心理咨询培训和事件不够,自我内在冲突未得到修通导致。但下面例子却可以避免;

 

漠视伦理的案例

案例一:2011年7月19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MarcHauser被迫辞去哈佛的工作。原因是:校方调查发现Marc Hauser存在8处学术不端行为而对其做出的离职一年的处罚决定

Hauser原计划于今年秋天返校,但心理学系大多数教师都投票反对他今年回来任教,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院院长Michael Smith也支持了这一决定。

 

案例二:培训项目造假案例:ACI;GPSD、IPA国际心理咨询师、APEI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等均造假。

该项目法人代表为中国人,注册地址位于北京一写字楼,此公司在维基百科无信息。

 

案例三:心理专家的自我标榜,曾有位“北大心理专家”刘任刚以心理学权威的身份提到他对养狗的见解。

研究表明狗治疗师能有效地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对孤独症的治疗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刘任刚的北大心理专家身份不实,背景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职工名单上无刘任刚名字。

3.5、公正

3.51、注册系统伦理守则总则:公正

公正:心理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工作及相关人员,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自己潜在的偏见、能力局限、技术限制等导致的不适当行为。

“公正”经常与“善行”相联系,都是要求心理师能对自己可能存在的偏见能力局限等有一定的察觉后,能采用一些措施来避免对来访者的伤害。

 

3.511、会造成潜在偏见的因素

第一种因素:价值观: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主观视角来理解这个客观世界,我们理解的世界也许与我们的来访者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我们仅是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很多事情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第二种因素:刻板印象对来自不同国别、文化、地区、性别、职业、社会经济地位等不同人群,我们有可能会持有一些固定的理解,这些理解有助于我们依据这些线索来更快地了解我们的来访者,但也有可能会造成偏见,进一步干扰进行准确的个案概念化。

 

3.512、能力局限:

能力局限主要是指心理师在专业胜任力范围内来接待来访者

3.5121、专业能力的限制

要做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家庭咨询、伴侣咨询、创伤心理治疗、沙盘治疗、绘画治疗等一系列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是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以及在督导下的专业实践的。

对于每一位特定的心理咨询对象或模式,心理咨询师都需要话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进行学习,没有任何一位心理咨询师能宣称自己精通所有的流派和所有的咨询模式。

能力局限主要是指心理师在专业胜任力范围内来接待来访者

3.5122、技术的限制

 

技术限制比如各种心理测验的实施,需要专门的培训,同时还要拥有专业的设施和材料

例:对来访者进行罗夏墨迹测验,绝对不是从网上随意下载几张图片,让来访者编故事之后随意解释就可以了。首先要参与罗夏墨迹测验一定小时数的培训,学习记分要点,通过稳定性测试之后,使用正版的罗夏墨迹测验图片按照施测程序才来进行测试和解释,这样的解释才会有效。

 

3.52、咨询中不恰当行为的表现:

1)咨询师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失去了价值中立的立场。

2)咨询师因为对于特定人群有着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对于不同的来访者有着不一样的对待,而失去了专业性。

3)咨询师不了解特定群体特点,以一般理解进行干预,阻碍咨询进程,甚至对当事人或者咨询师本人造成了伤害。

 

反面案例:咨询师小A原是一个会计师,因为对心理咨询感兴趣,报名取得了人社部心理咨询师资格,之后也参加了一些短程的心理咨询培训。

小A有一个青少年来访者小B,由于没有固定的心理咨询室以及小B需由父亲或者母亲陪同咨询的原因,小A和小B采用网络咨询。小A像妈妈一样去劝说小B,咨询效果非常不好,直到有一天小B精神分裂发作咨询才终止。

由于小A没有接受过青少年咨询、家庭治疗的系统培训,对于心理评估和诊断也没有常识,她不知道并不是所有来访者都适合网络咨询,也判别不出小B身上存在的妄想症状和抑郁情绪,没有做出及时转介,更不清楚对于青少年心理有哪些特点,以至于延误了对于小B的转介和及时治疗。

 

正面案例:咨询师小C是一个资深心理咨询师,她会每周留出1到2个时间段接低费的咨询她同样多年以来专注做成年人咨询,不过她打算拓展到青少年咨询这个领域,因此她报名参加了一个两年期的青少年长程培训项目。培训结束后,有一个家,庭很希望能找到小C为他们的孩子小D做咨询。

考虑到小D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问题,因此小C为该家庭以非常低的费用提供咨询。与此同时,小C还为该咨询找了一位青少年咨询的督导师,她付出的督导费用要远远高于她收到的咨询费。但咨询师小C依然像对待其他全费来访者样对待来访者小D,没有因为费用的缘故而有失公平。

3.6、尊重

尊重:心理师应尊重每位寻求专业服务者,尊重个人的隐私权、保密性和自我决定的权利。

 

4.61、专家学者对尊重的界定:

哈雷:人类最深刻的需要时受人尊重。

伊根:尊重不单是一种态度或一种看待他人的方式,它还是一种价值观,并且只有在行为中表现出来才有意义。

罗杰斯:尊重是要无条件的,即是说这种尊重并不决定于当事人的行为。因为当我们接纳一个人时,是整体的接纳,不仅包括他的长处,也包括他的短处。

 

4.62、教授《咨询心理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学时:

 

1)“尊重”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培养的一种品质

心理咨询师运用自身作为工具进行心理咨询,咨询师如果能对来访者体现出尊重,就能营造安全、信任的咨询环境,促进咨询的发展。

 

2)“尊重”是伦理的要求,是心理学工作者从业的最基本要求

虽然咨询心理学中的“尊重”与伦理守则中的“尊重”在内容上不完全相同,咨询心理学的“尊重”内容更宽泛一些,不过核心所指都是相同的。

 

在咨询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咨询的各个环节,包括咨询预约登记、咨询记录的撰写、咨询档案的保存等环节,我们是否能保护来访者的隐私权。

 

4.63保护和尊重来访者

 

1)在寻求督导时

是否向来访者说明其咨询材料具体的使用细节以及我们对其人口学信息如何进行模糊化处理?

2)在对咨询录音前

是否向来访者说明其咨询材料具体的使用细节以及我们对其人口学信息如何进行模糊化处理?

1)准备采用来访者的咨询案例时

用于教学或发表论文,是否征得了来访者的同意?

2)当来访者希望结束咨询时

咨询师却评估来访者需继续咨询时,如何在处理阻抗和尊重来访者之间保持平衡。

 

反面案例:咨询师小A跟来访者小B说:“我决定出版一本心理咨询案例集,我要把你的故事写进书里,到时候你就出名了。

小B听了以后很反感:“我不想被你写进书里,请你不要写我。”

小A继续说:“没关系的,到时候我给你取一个化名,没有人会认得你的。”

小B继续反对,但小A不顾小B的反对,还是把小B的案例写进案例集出版了。

小A认为自己是遵守伦理的,因为他给小B取了化名,保护了小B的隐私权。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尊重小B的自我决定权,为了自己想出名的欲望而损害了小B的权益

 

正面案例:来访者小D告诉咨询师小C说他已有所改善并且决定结束咨询。但咨询师小C建议小D再咨询三次,来理解小D希望结束咨询这个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冲突。

在接下里的咨询中,咨询师小C邀请小D思考,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小D否认了小C的假设,依然坚持要结束咨询。

虽然小C觉得这并不是结束咨询的最佳时机,但他还是尊重了来访者小D希望结束咨询的自我决定权,他跟小D说,随时欢迎小D回到咨询中,无论小D会对小C产生任何消极情绪,都欢迎小D表达出来


—— 我是有底线滴 ——


分享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赞赏


【学习成长】

笔记集:课程笔记读书笔记督导笔记咨询手记

【资料馆】

心理诊断个案报告理论与实操

【常用工具】

心理学工作与法规相关资料馆心理咨询师各类常用协议模板国内心理学期刊介绍


抚顺市起源心理咨询室

          您的私人心理顾问!


抚顺地区老牌心理机构

因为专业,所以值得信赖


心理活动  心理咨询与辅导  茶话会


手机/微信:18940300372

抚顺市望花区昌图街27号楼4单元103室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
抚顺市望花区起源心理咨询室网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您可在微信中搜索微信号「qy1879」或扫描左方二维码获得“暗号”哦!更多资讯等待你了解。

标签:#课程笔记

相关文章

心理咨询

电话咨询
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