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工作伦理与督导课程笔记集
...
2022-06-06
欢迎访问抚顺市起源心理咨询室 我室电话/微信:189-4030-0372 如果有需要不要犹豫,可以随时联系我 |
来源:糖心理 李鸣·精神分析120讲,查看“更多笔记”
整理:抚顺市起源心理咨询室 李海涛(基于孙波老师笔记基础上修改)
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理论:
1、本能理论
1.1、本能:人是受本能支配的,指心理上的本能,是人的生理需要的精神表现(生理需求转化为内心渴望)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驱动力,所以又称驱力 ;
1.11、本能可以通过直接的的表达,如:食、性,也可以通过间接表达,如宗教、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来间接的满足本能。
1.2、"本能"分为:性本能和攻击本能
1.21、性本能(力比多、性力、性驱力、性冲动) 人的活力状态,人类与生俱来有“渴望愉悦和被满足的本能”
1.211、“性本能”:泛指任何能够引起或满足愉悦的内心体验 ;
1.212、“性本能”:狭义的身体性行为
1.2、死亡本能(攻击本能) 自我攻击或对外攻击
1.3、性本能与死本能是同时存在的,此消彼长
1.31、优先满足性本能,当性本能被满足后,攻击本能的需求就会变得强烈;
例:强大的国家,都会有更强烈的攻击欲望(对外攻击)
例:生活富裕的个人,更喜欢参加极限运动(个体的自我攻击)
1.32、攻击本能被满足后,性本能的需求就会变得强烈
例:长久的战争过后,人民渴望和平
1.4性本能"是分阶段发育的(性心理发育阶段论)
发育的好,就会具有对应的好品质
发育的不好,就会在成年后产生各种精神问题和神经症
2、人格理论(人在心理学视角下的“特征”)
2.1、人格由三部分构成:
2.11、本我(享乐原则) 源自"与生俱来的本能" = 性本能+ 死本能
从出生就有,与生俱来
2.12、自我(现实原则) 协调本我和超我
在现实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本我
婴儿期6-8个月开始形成并完善,终身存在
2.13、超我(道德原则) 来自伦理道德、社会规范在人的内心的投射
5-6岁后开始形成并完善,终身受其影响,成人前“超我”养成非常重要
"超我"常常来自社会法律、道德、风俗等要求,但这些要求在不同的时代是会变化的 "超我"的要求有可能是不合理的,如果固守"超我",可能会引起更激烈的心理冲击
2.2、当与外界接触时,三者同时起作用,它们会相互冲突:
2.21、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叫“道德性焦虑”
2.22、本我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叫"现实性焦虑"
2.23、自我(协调本我与超我,身心疲惫)的自身的焦虑,叫"神经症性焦虑"
3、意识层次说 (地形学)
3.1、潜意识三层结构
3.11、第一层:意识::能够直接感知到
3.12、第二层:前意识:存在于意识中,但是当下没有被感知,在被提示后可以被感知
例:想不起来某个人的名字,但是在相关信息的提示下,你想起来了。
3.13、第三层:潜意识:不存在于意识中,当下没有被感知,在被提示后依然不能被感知
3.131、潜意识中的内容,都是超我不允许出现在意识中的念头、想法
3.132、有稽查系统(超我)来过滤,不让潜意识出现
3.133、它不会出现在意识中,但可以(通过"冲突")变相地支配你的行为
3.2、"潜意识"的意识化:
3.21、催眠
3.22、梦
3.23、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24、自由联想
人脑的三种状态:
* 第一状态(α波多,大脑活跃):清醒状态
* 第二状态(θ波多,各器官及大脑都在休息,敏感度下降):睡眠状态
* 第三状态(既有α波,又有θ波,似睡非睡,似醒非醒) :催眠状态
版权声明:
抚顺市望花区起源心理咨询室网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您可在微信中搜索微信号「qy1879」或扫描左方二维码获得“暗号”哦!更多资讯等待你了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